在P2实验室的装修设计中,区域划分是确保实验安全、操作规范以及生物污染防控的核心环节。合理的分区不仅能满足实验流程的高效性,还能有效降低交叉污染风险,符合国家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》(GB50346-2011)和《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》(WS233-2017)等标准的要求。以下是P2实验室装修时区域划分的详细方案:
一、功能区域划分原则
1、单向流原则
实验流程应遵循“清洁区→半污染区→污染区”的单向路径,避免逆向流动。人员、物品和空气的流向需严格设计,例如:人员从更衣室进入缓冲间后再进入核心实验区,退出时需经过淋浴或消毒程序。
2、物理隔离要求
不同风险区域需通过墙体、门禁系统或气压差实现物理隔离。污染区(如样本处理区)应保持相对负压(-5Pa至-10Pa),防止气溶胶外泄;清洁区(如办公区)则为正压。
3、人/物分流
设置独立的物品传递通道(如双扉高压灭菌器、传递窗),与人员通道分开,减少交叉污染。
二、核心功能分区及设计要点
1、清洁区(非实验区)
-办公区:用于数据处理、文档管理,需与实验区完全隔离,配备独立空调系统。
-休息区:为实验人员提供饮食和休息空间,禁止带入实验物品。
-更衣室:分设“一更”(更换普通工作服)和“二更”(穿戴防护服、口罩等),配备洗手池和紫外线消毒设备。
2、半污染区(缓冲过渡区)
-缓冲间:连接清洁区与污染区的关键区域,通常设置两道互锁门,避免两区空气直接流通。可配备手消毒装置和应急喷淋设备。
-物品准备间:存放清洁耗材,需配置传递窗或灭菌器,物品经消毒后进入污染区。
3、污染区(实验操作区)
-主实验室:
-生物安全柜放置区:Ⅱ级A2或B2型安全柜应远离门窗和人员走动频繁区域,台面耐酸碱、防水,周边留出≥80cm操作空间。
-离心区:配备防气溶胶密封离心机,建议单独隔间或使用负压罩。
-样本存储区:-20℃/-80℃冰箱需独立供电,避免与高温设备(如灭菌器)相邻。
-污物处理间:
-设置双扉高压灭菌器(121℃、30分钟灭菌),灭菌后的废物通过专用通道运出。
-废水需经化学消毒或高温处理后再排放。
4、辅助功能区
-空调机房:HEPA过滤器需安装在送排风管道末端,定期检漏;排风系统应高于建筑顶部3m以上。
-应急设备区:包括紧急冲淋装置、备用电源(如UPS)、消防设施等,位置需明显易达。